壹、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,我選擇永恒的事業(yè)
要說起來,會成為南國的一員多少是有些意外的,畢竟是從事我未曾有過一丁點經(jīng)驗的銷售工作。我仍清晰得記得半年前面試那天,當王總提議我可以嘗試時——我得承認,當時我的心里是忐忑的。不過,好在領(lǐng)導和同事們給予的信任與幫助,如今我可以說,自己不僅完全適應了這份工作,還慢慢有一種“漸入佳境”的感覺。
當然,這只是些題外話。促使我寫這篇文章的真正緣由,其實與我心中不時徘徊的一個問題有關(guān):
為什么選擇南國?
第一次談起這個話題是在我入職后不久,和好友一起吃飯閑聊時他向我問起的。我隨口一答:“公司待遇,環(huán)境都非常不錯。雖然目前規(guī)模不大,在行業(yè)內(nèi)也很年輕,但我認為整個團隊是有著遠大理想的,相信未來一定會發(fā)展得更好,更為優(yōu)秀。”
稍帶一提,大學畢業(yè)后,我曾在伊利集團,安徽三建公司工作多年,之所以選擇離開——當然也包括此前求職期間拒絕其他幾家不錯的公司邀約,而最終決定選擇南國,“理想”這個詞的確占了很大的比重。
不過這點我是在事后才明白的。
通常說來,每當談起理想,大多時候總覺得是空泛和虛無飄渺的?;蛘邠Q種說法,它仿佛只是根植于大腦中一種想要的結(jié)果。相信你肯定也不會否認,其實人人都有理想,都有想去的地方,想看的風景。
不過,我們往往忘記的是,該如何實現(xiàn),如何到達。
說起這些,我不由想起高中時的一位同窗。她在繪畫方面很有天分,那時她常提起的愿望就是未來能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。高考時她也如愿考取了名校中央美院,可畢業(yè)后卻選擇了一份普通的導游工作。說真的,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,對于她的工作選擇我一度十分不解,認為她浪費了不可多得的才華。就在去年的一次同學聚會時,我終于忍不住和她提起了我的疑問。她和我解釋說,其實她并未忘了當初的理想,只是如今想多花些時間更深入的觀察、體驗這個世界,以便以后能創(chuàng)作出更好的作品。在她看來,理想應該是一種長期主義的事。
如果一個人到了四十歲還是個理想主義者,那才算是個真正的理想主義者。
不得不說,她的話一定程度上給了我不少意料之外的“震撼”——尤其是她之后談到的——她認為真正的理想應該是縱然明知前路千難萬險,卻依然選擇不計得失,勇往直前。這句話好似一枚深水炸彈,丟在我心底深處,雖然初始感覺不出有多么猛烈,卻讓我不得不對近十來年的工作和生活好好重新思索了一番。因為我一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堅定的理想主義者。可聽她一說,我不禁懷疑:我是否走著走著就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(fā)?是否走著走著就換了想要去的地方?
回想當初,還是年少時的自己,對未來的一切抱著多么巨大的期待啊。認為一切美好一定會如期而至,認為自己一定會實現(xiàn)人生價值!我相信自己一定會努力工作,做出成績,或者開創(chuàng)一家公司,能為更多的人服務。
當然,具體說來,包含了以下三個愿望,也可以說是三個標準:
一是希望能給家人帶去更好的生活;二是希望能為社會創(chuàng)造更多的價值;三是希望能為世界更加美好而盡一份自己的努力。
沒錯,這些就是我心中的理想主義!一直以來,我也一直用這些標準衡量著自己以及周邊的一切?;蛟S你也可以看出,這三條愿望或者說標準初看起來算得上簡單實際,做起來似乎也不算太難,但真要全都滿足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。先看第一條,我認為這條相對簡單,因為我一直相信人類天然就具備為家人付出的情感。而第二條只要真正努力做好一份“正經(jīng)”工作,自會創(chuàng)造應有的價值,所以實現(xiàn)起來也不算太難。但到了第三條,困惑來了——對此,只需稍加一問,何為世界更加美好?那么,接著問題又來了,現(xiàn)在的世界到底如何?難道它還不夠美好么?
相信你也能覺察到,這個問題遠不是看上去那么簡單,要想理清并不那么容易。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而言,它又具備相當?shù)闹饔^色彩,不同的人自會有不同的見解,萬不是我這般頭腦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。如果斗膽讓我一說的話,我會想說,這個世界有太多美好的方面,尤其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,我們的科技,基建,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經(jīng)有了極大的提高。但同時你也會發(fā)現(xiàn),這些美好的背后往往伴隨著嚴重的大氣污染,水污染,能源污染,靠著對環(huán)境的透支才有如今的局面。
可以說,目前我所理解的世界大致就是這樣。
那么,如何換作是你,你所理解的現(xiàn)實世界又如何呢?
又或者說,你會不會多問一句,這個世界它應該是什么樣呢?
而你又希望它是什么樣子的呢?
說到這里,整個話題的本質(zhì)其實非常類似具備哲學意味的兩個命題——實然與應然。實然是指事物存在的實際狀況,即“事情本來的樣子”。應然是指在可能的條件下事物應該達到的狀態(tài),即“事情應該是什么樣子”。
在此,我舉個例子,或許能更清晰的描述這兩個命題。我記得前些時日,國內(nèi)的幾家互聯(lián)網(wǎng)巨頭曾對“996工作制”有過激烈的討論。因為這種工作制在許多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司已經(jīng)成為一種常態(tài),也即處于“實然”的層面。結(jié)果,包括馬云先生,劉強東先生這些知名企業(yè)家竟出奇一致的表示贊同支持。他們認為“996”代表了一種崇尚奮斗、崇尚勞動的精神,因此值得提倡。自然,要證明這件事“值得”總能找出很多支持的理由。但是,到底該不該提倡呢?
我們暫且不說“996工作制”是否違法勞動法,但“崇尚奮斗,崇尚勞動”就等于強制加班,延長工時么?改善流程,提升效率,完成工作又兼顧家庭生活它難道不香嘛?
退一步說,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,長期加班,疲憊不堪的工作,必然造成工作效率下降,事倍功半。而以加班時長丈量工作態(tài)度,以犧牲健康來成就所謂的敬業(yè)精神,是否也扭曲了“奮斗精神"的真正內(nèi)涵……
當然,我無意揣測或評判這些企業(yè)的言行舉止是否得當,而是希望通過更多角度的思考、追問,得出一個更優(yōu)的解決路徑。哪怕它已是某種既定事實,多問一句“該不該”似乎也無傷大雅。
話說回來,當我們討論“一件事應該怎樣”時,其實就處于“應然”的層面。但這并不等于說實際上事情就會是這樣,而是告訴我們理想的狀況應該是什么樣。對“應然”的討論是理想化的,它更像是為現(xiàn)有世界建立一個燈塔。雖然可能到不了目的地,但是我們對追求完美的腳步不應停止,要離它越來越近。
因為,理想信念,永遠都是人類心靈世界追求的核心。
所以,如果你再問起“這個世界應該如何”時,你會明白其實是在思索自己心中那個更為美好的世界,也可以說是理想的世界。
可能我扯得有點遠了,不過有了這些思考后,倒是讓我能更清楚的解釋開頭所提到的——我最終決定選擇南國,“理想”這個詞的確占了很大的比重。因為南國是家有遠大理想的公司,它滿足了我心中的理想主義的標準,尤其是第三條——能為這個世界更加美好盡一份力——在提高人民美好生活水準的同時,節(jié)約能源,減少污染。從“應然”的理想層面上來看,我認為這樣的企業(yè)才是一家優(yōu)秀的企業(yè),而能成為其中的一員,自然是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。
而且,我一直傾向性的認為,人一直是生活在現(xiàn)實世界和理想世界的產(chǎn)物。在現(xiàn)代社會的境遇下,工作恰恰是連接這兩個世界的最佳橋梁。因此,其重要性對任何人而言,都是不言而喻的。
額外一提,在南國的工作和學習一段時日后,讓我對老生常談的兩個問題——理想和現(xiàn)實,也有了一番新的感悟。一直以來,它們不是被抬得太高就是被貶得一無是處,甚至造成了對立和割裂的局面。而實際上,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而言,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的。理想離開現(xiàn)實只能是空想,現(xiàn)實離開理想只能是功利。理想只是現(xiàn)實的先行者,是基于現(xiàn)在的現(xiàn)實而希望發(fā)展成未來的一種現(xiàn)實;而現(xiàn)實是理想能夠?qū)崿F(xiàn)的客觀先決條件。
這樣你就會看到,現(xiàn)在的現(xiàn)實是由過去無數(shù)個理想選擇而造就的。而真正成熟的企業(yè)和個人都應該是集理想主義和現(xiàn)實主義于一身,都是在理想的引導下,在現(xiàn)實中腳踏實地。而南國就具備這樣的特質(zhì)。